赵工文化墙掉了……
输煤保洁杨梅:赵工,集控室外文化墙掉了……
起重维护王辉:赵工,这里文化墙掉了……
土建维护宋顺方:赵工,这里文化墙掉了…….
……
7月2日,清晨八点,汽机厂房13.7米处的安全宣传文化墙悄然掉落。短短一小时内,输煤保洁杨梅、起重维护王辉、土建维护宋顺方等五位一线职工相继给发来信息,报告同一问题。
这看似寻常的场景,却像一面棱镜,折射出田集电厂四年来安全文明生产“上台阶、创标杆”工作的深刻变革,而这变革的背后,正是田集电厂四年来通过思想革命转变观念、管理革命催生动力、方法革命提升速度、制度革命融入常态,深入推动安全文明生产设备整治带来的积极转变。
四年前,现场问题往往遭遇“集体沉默”。设备渗漏、标识歪斜、杂物堆积,大多被一线人员“宽容”对待,袖手旁观成了常态。正如古语所言:“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”,彼时的“习以为常”,实则是对安全隐患的放任。而如今,文化墙掉落这一“小事”引发的连锁反应,恰似一场无声的宣言:经过37861项整改项的淬炼、13211项隐患和不符合项的排查,田集电厂员工早已练就“吹毛求疵”的火眼金睛。也养成了“找理由不如想方法,畏难发愁不如马上行动”的良好素养。
这种转变,源于7S管理理念的深耕。从“整理、整顿、清扫”到“清洁、素养、安全、节约”,制度的藤蔓不仅缠绕着生产现场的每一个角落,更在职工心中扎下了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根。
古人云:“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”,37861项整改项不是冰冷的数字,而是“小题大做”的坚持;13211项隐患记录不是繁琐的负担,而是“防微杜渐”的自觉。当“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”成为工作常态,曾经的“宽容”便升华为对安全的极致敬畏。
从向前看到马上干!四年前,跨岗位协作常遇“踢皮球”,如今,“补位不越位”成为了行动自觉。从“袖手旁观"到"争先恐后”;从“习以为常"到"吹毛求疵”;从“用力工作"到"用情担当”!
更令人动容的是,这本该由广告公司处理的事务,被土建维护宋顺方主动承接。“是我的马上干、不是我的我往前站”,这句朴实的承诺,恰是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的生动诠释。
四年前,跨岗位协作常遇“踢皮球”;如今,“补位不越位”成了行动自觉。这种变化,印证了管理学中的真理:“素养的最高境界,是让规范成为本能”。从“用力”完成任务,到“用心”发现问题,再到“用情”主动担当,田集电厂员工完成了从“要我做”到“我要做”的质变。
7S管理的精髓,从来不止于现场的整洁规范,更在于激活人的潜能。而这离不开制度革命融入常态的保障。正如稻盛和夫所言:“现场有神灵”,当37861项整改项化作职工手中的标尺,当13211项隐患记录成为心中的警钟,“人人都是管理者”便从口号变为现实。文化墙虽已掉落,但员工们用行动筑起了更坚实的“安全墙”——这面墙以责任为砖,以担当为泥,以四年来淬炼的职业素养为基石。
“道虽迩,不行不至;事虽小,不为不成。”一个文化墙的掉落到修复,丈量出的是田集电厂四年来的蝶变。从“袖手旁观”到“争先恐后”,从“习以为常”到“吹毛求疵”,从“用力工作”到“用情担当”,这场跨越四年的蜕变,得益于思想革命转变观念,让员工从内心重视安全文明生产,不仅让生产现场焕然一新,更让“上台阶、创标杆”导入7S理念的精神深植人心。
当宋顺方弯腰拾起文化墙的那一刻,拾起的不仅是一块宣传板,更是田集电厂全体员工对安全文明生产的赤诚与坚守。